1)第二百二十七章 那年十八(二)2/5求订阅!!!_盛唐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茶经》: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音huan,三声)……

  杨守文所写的,正是中唐时期茶圣陆羽所作的《茶经》。

  此时,陆羽应该还没有出生,所以杨守文把茶经写出来,可说是毫无压力。

  在唐代以前,茶主要是用于药用,而非日常饮品。一直到陆羽写出茶经之后,茶这才逐渐形成了的体系,并且随着岁月的沉淀,演变为茶文化,甚至说是禅文化。

  禅茶一体!

  而事实上,早在唐代,茶文化就分为两个体系。

  一个是陆羽的《茶经》,另一个则是在陆羽之后,由卢仝提出的修行茶,几近于禅文化。

  唐代的日常,其实很枯燥,食用的饮品种类极少。

  杨守文喜欢吃茶,偏偏时人却没有饮茶的习惯。而市面上所供应的茶,大多是生茶,没有经过加工炒制,主要是用来煎药,里面添加了乱七八糟的材料,以至于全无味道。

  为此,杨守文也颇为苦恼。

  幽州不产茶,他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

  可是到了荥阳之后,杨守文就发现茶叶其实已经从南方传入中原。只是人们不得其法,以至于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茶中趣味。这也让杨守文就产生了新的想法。

  茶经,不过七千字。

  比之那些大部头而言,要简单很多。

  他前世好饮茶,虽然瘫痪在床,却给了他很多时间阅读书籍,其中不泛茶文化经典。

  把《茶经》写出来,若进行推广。想必也是极有趣的事情。

  唯一的问题,就是那茶经中设计南方。

  不过这对于杨守文而言也不是问题,他已经说了,他所学源自于母亲梦中传承。而郑三娘生前曾在巴蜀以及南方生活过。若涉及其中。大可以用母亲传授解释。

  茶经,共分十卷

  其中第一卷第二卷加起来,原版甚至不足一千字。

  杨守文可能无法完全照抄原版,但是修修改改下来,也不过堪堪一千五百字左右。

  可就是这一千五百字。足足用了他一个多时辰。

  放下笔,轻轻活动手腕,杨守文脸上露出了满足之色。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了杨氏的声音,“兕子,快下来,阿郎回来了。”

  “知道了!”

  他把那两卷茶经收好,便拄着拐杖从楼上下来。

  “兕子,阿郎在前堂,等你过去呢。”

  杨守文觉得。杨氏的笑容有些怪异。

  “婶娘,怎么你们今天一个个,都有些古怪呢?”

  “有吗?”

  杨氏呵呵一笑,便搀扶着杨守文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啰唆道:“兕子,你要多出来走走,不要总待在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