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7章 尊父命庶子戍边防(十七)_红楼假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玗有些不耐烦道:“你有什么想法只管明说,不必拐弯抹角。”

  贾路这才意识到面前坐着的这个人毕竟是九五之尊,显然不喜欢这种互动的方式一起参与思考,而是习惯于别人拿着写好的奏折明明白白的把意思说出来。

  因说道:“学生窃以为,他们之所以可以这样肆无忌惮的来去自如,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必考虑后勤补给。

  不管是蒙古人还是过去的突厥、匈奴,这些游牧民族只要遇上点天灾人祸没有饭吃的时候都会把主意打到咱们中原汉人的头上。

  他们集合起青壮,骑着马只带着几天的干粮,然后就像蝗虫一样南下。

  所过之地抢掠一空,等抢得够了又会裹挟着战利品一窝蜂的撤回草原深处去,而后把战利品一分就各回各家了。

  因而就算我大虞骑兵可以与其抗衡,孤军深入大漠草原却无法像蒙古人一样靠着劫掠来维持补给。

  毕竟草原上地广人稀,大军走一天也不见得能碰上三两户牧民,抢来些牲畜还不够人吃马嚼的。”

  李玗一直没有说话,而是很认真的听。

  不得不承认,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见识实属难得了。

  “所以,你的压缩军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咯?”

  贾路道:“也不能完全解决,只能解决一部分。

  即便是士兵的伙食全部用压缩军粮代替也不可能让士兵们自己带着全部口粮,还需要有民夫赶着车运输。

  毕竟咱们无法像蒙古人那样目标明确,只要奔袭几天,到了某个城镇,攻破了就可以抢到粮食。

  想不让士兵挨饿,最少得带上一个月的口粮,这个数目即便压缩了也不可能让士兵自己背着。

  有了民夫,自然就会拖累了行军速度,追不上蒙古骑兵不说,连那些散落在草原上的牧民都会闻声而逃。”

  李玗蹙眉道:“照你这么说,汉人打蒙古人先天就是劣势,那为何还有卫青霍去病将匈奴逐出了漠北?”

  贾路也没客气,当即反问道:“我大虞现在有卫青霍去病吗?”

  李玗道:“那你说,该如何抵御蒙古诸部?”

  贾路道:“恩威并施,一手馒头,一手大棒。”

  “说得详细一些!”

  贾路便将上次同李晋说的在边境建立榷场,允许蒙古人用牲畜换粮食的事说了一回。

  李玗听罢思忖片刻问道:“你这法子,又是如何琢磨出来的?”

  贾路答道:“宋史。宋和辽国、金国当初就是这么做的,虽然窝囊一些,似乎效果不错。

  且宋朝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政权,现在的蒙古诸部却是一盘散沙,这是我大虞的优势。

  学生以为若是能拉拢、支持几个部落来抗衡其他部落,让蒙古人自己内耗就是当下最好的法子了。”

  李玗道:“如何能证明你这些说法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确实可行?

  请收藏:https://m.bq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